36氪出海 - 助力中国公司全球化

  • 英文站 KrASIA
  • 日文站 KrJAPAN
36氪出海
36氪出海
互联网

打破“Nerd”偏见:新一代华人用实力闪耀竞技场

36氪出海的朋友们 

厚积而薄发,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分享: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硅星人”(ID:guixingren123),作者:Juny,编辑:VickyXiao,36氪出海经授权发布。

还记得几年前大热的美剧《硅谷》中,那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华人工程师Jian Yang吗?

个子矮矮的,看着呆呆的,戴着重重的黑框眼镜,英文中夹杂着浓浓的中式口音,行事古怪、社交无能。当然这个角色为了喜剧效果,极尽夸张,做了很多脱离现实的事,但是它微妙地表达了美国很多人对华人的刻板印象——Nerd,无趣,没有或者很难融入主流社会。

除了这些以外,华人还常年背负着各种标签,比如数学好、吃苦耐劳、性格内向、体育差劲儿、闷不吭声……

图片来自于美剧《硅谷》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打破了这些偏见的年轻人涌现,美国主流社会对于华人的刻板印象正在被一点点的改写:

在竞技赛场上,越来越多的华裔站上了世界顶级赛事的领奖台;在创业领域里,越来越多的明星公司由华人发起;在职场中,越来越多的华人打破天花板,拥有了更强的话语权。

竞赛场上冉冉升起的华裔新星

过去,从小学到大学,在海外学校的主流体育赛场上,很少能看到华裔小孩的身影。奉行着“读书改变命运”的华人,往往会在埋头苦读和运动中选择前者。而近些年,随着华人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华裔身影出现在了顶级赛事之中。

比如,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美国春晚“超级碗”上,洛杉矶公羊队以23-20击败了辛辛那提猛虎,获得了队史第二座“超级碗”冠军奖杯。而在这支冠军球队中,首次出现了一位华裔的身影。

图片来自迟友骏个人Instagram

作为美国的第一体育运动,橄榄球的高冲撞性对运动员的体魄和反应能力有极高的要求,体格的差异加上多数华人家庭对于安全性的担忧,过去这些年很难看到有华人小孩站上橄榄球赛场,更不要说是登上超级碗这种顶级赛事了。

而今年24岁,身高1米82的迟友骏成为了NFL百年历史上首次登陆“超级碗”的华裔球员,也是第一位获得“超级碗”冠军荣誉的华裔。迟友骏在就读华盛顿大学时期就以勇猛闻名,据了解,他是美国目前冲撞能力最强的防守选手之一,作为公羊队的主力安全卫,在本赛季屡屡上演精彩的防守和关键抄截。

迟友骏的父亲是加拿大人,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有一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哥哥。虽然兄弟俩在美国长大,但他们小时候跟外公外婆很亲近,经常跟母亲回中国,喜欢中国文化,也会说中文、写汉字。

在他的个人Instagram的账号上经常出现中国文化元素,每年农历春节,他都会用中文在上边发文祝大家新年快乐。去年,迟友骏还发声为“停止仇恨亚裔”的行动募款,并表示要用自身的经历“激励这一代的华裔孩子。”

迟友骏及其家人,图片来自迟友骏个人Instagram

迟友骏健康壮硕的体魄、开朗的性格以及在橄榄球赛上所展现的实力和天赋,改写了很多人对华人以及华人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的认知。

而在大洋另一端,正在举行的北京冬奥会上,很多优秀的华裔选手也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比如不到23岁的男子花样滑冰冠军陈巍、21岁的美国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选手周知方、22岁的女子花样滑冰选手陈楷雯、年仅16岁的最小参赛选手刘美贤、年仅20岁的花滑选手朱易,当然,还有现在已经家喻户晓的滑雪场上的天才少女谷爱凌。

在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通的特点:他们的优秀不仅仅体现在运动项目上。

真·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要说华人成为在某一领域内的专才,在过去其实也并不少见,然而,新一代的海外华人孩子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只做学术领域内“特长生”,而是能够自如地在多方面都很优秀。

已被斯坦福大学录取的谷爱凌自然不必说,其他参加奥运的华裔选手也几乎都就读于常春藤大学。而抛开他们的运动成就,他们的成绩和其他兴趣爱好也个个都是顶尖水平。

比如此次的花样滑冰冠军陈巍,虽然在高中时为备战奥运停学一年,但通过线上自学,他隔年仍然以SAT数学满分的成绩被耶鲁大学录取。目前他是耶鲁大学大三的学生,主修统计学和数据科学,辅修生物工程。上学期间,陈巍往往是上午正常上课,下午抽空训练,晚上再继续学习。在耶鲁大学的官网上,还专门有一篇讲述他是如何实现学业和花滑事业平衡的文章。

图片来自耶鲁大学官网

而除了花滑之外,陈巍的兴趣爱好还有芭蕾、体操、冰球、钢琴,曾通过美国体操7级的考试,还获过犹他州的古典钢琴表演赛冠军。

陈巍的父母是典型的一代移民,爸爸是广西人,大学毕业后到美国求学获得犹他州大学制药学博士,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医学公司,是医学领域的高级科学家。妈妈是北京人,初到美国时甚至都不会说英语与他人交流困难。夫妻俩在美国完全是白手起家,没有任何背景也没有任何亲友,但他们养育的五个子女都非常优秀。

陈巍的大姐Alice Chen现在在苹果公司担任社交媒体的主管,二姐Janice Chen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博士学位后,现担任生物类创业公司Mammoth Biosciences的联合创始人和CTO,而目前该公司成立不到5年,估值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他的两个哥哥则分别在华尔街和航天领域工作。

陈巍的两个姐姐,图片截自于LinkedIn

陈巍的家庭并不只是个例。另一位优秀的花滑华裔选手周知方,曾多次获得美国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在坚持训练的同时学业上也完全没有落下。他通过在线高中完成了学习并且取得了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满分的成绩,还获得了总统卓越教育奖。目前他在美国布朗大学就读,主修经济学辅修商业管理。

周知方的父母都是清华大学毕业后赴海外留学的硅谷工程师,除了培养儿子花滑之外,周知方还擅长足球、网球、篮球、游泳等项目,他的姐姐则在跳水方面表现突出,曾获得全美青少年冠军,如今就读于麻省理工大学。

图片来自于周知方的Instagram

此外,包括迟友俊、陈楷雯等如今专业运动领域里的新星,他们也都在学业和其他兴趣爱好方面表现突出。

就像很多人说的,在新一代华人小孩身上,可以明显看到自信、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气质,他们不再是刻板印象里那个会读书做题、含蓄内向的书呆子,而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创造力和影响力的领军人物

职场崛起:华裔面孔走上更大的科技舞台

如今,除了年轻的华人在竞技赛场上大放异彩外,在创业场和科技公司的高层团队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华人面孔。

比如在疫情这两年间火遍全球的视频会议软件Zoom,其创始人袁征就是出生和成长于国内的华人。此前,他曾超越扎克伯格、马斯克等被Glassdoor评为全美最受欢迎的CEO。中年赴美,一路过关斩将在思科做到了副总裁完后,他仍然不满足于现状,41岁选择自立门户创立Zoom,并最终将公司带到了纳斯达克,市值一度突破1500亿美元。

此外,美国最大外卖公司Doordash的“”也是近几年让人印象深刻的创业者。

Doordash的三位创始人,图片来自Bloomberg

Doorddash的CEO徐迅,出生于中国南京,4岁时随家人去往美国,初到之时,徐迅一家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父亲在伊利诺伊大学攻读航空工程学位,母亲只能一天打三份工来维持生计。

但童年生活的艰辛并没有磨灭掉他的斗志和创造力,徐迅凭借着自己努力顺利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斯坦福大学攻读MBA期间,联合两位年轻刚满20岁的斯坦福华裔学生Andy Fang和Stanley Tang共同创立了Doordash。如今,DoorDash已经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一度超过500亿美元。

而最近,Meta还宣布徐迅已经被选入其董事会,成为了进入硅谷几大科技巨头董事会中的首位华人。

图片截自Meta官网

越来越多华人创业者的成功,也激励着更多的后浪加入到科技创业的浪潮之中。

比如,知识管理软件Notion的创始人Ivan Zhao也被认为是下一个科技界潜力股。Ivan Zhao是一位80后华人,他出生于中国新疆,中学时才随家人移居加拿大。他在大学时既学习计算机编程知识也学艺术和哲学,如今,受到了全球Z世代的热烈追捧。

Notion 创始人Ivan Zhao,图片来自于NYTimes

在创业场上发光发亮的同时,华人工程师们在硅谷科技职场上的角色正在一点点发生着蜕变:他们从过去硅谷职场上那一颗颗默默无闻的技术螺丝钉,开始越来越多地向着科技巨头管理层发起冲击。

如今,在硅谷的科技巨头中,很多华人从基层工程师一路逆袭,成为了整个行业中掌握着话语权、最顶尖的一批人。比如谷歌技术部门副总裁Meagan Pi、Meta的工程副总裁Bill Jia、Twitter的技术部门副总裁Lei Yang等等,他们都是生长于国内而求职于海外的华人,但他们并不是只会埋头写代码,而是凭借着优秀的沟通、管理能力,一步步打破了海外华人的职场天花板,走向了管理层。

几位硅谷科技巨头的华人高管曾在去年的SYNC大会上分享职场经验

今天的硅谷,已经有近50万名华人在科技领域聚集,几乎在硅谷的每个角落我们都能看到华人的身影。而如今,在这些华人创业者和工程师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华人过硬的技术能力,更多的还有他们卓越的洞察力、领导力和创造力。

当越来越多优秀的华人出现在竞技场、科技界、出现在各行各业之中,华人身上过去充满偏见的标签开始被一一摘下并。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华人=Nerd的时代,正在过去。”

注:封面图来自于迟友骏个人Instagram,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不同意使用,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头图|Unsplash

分享
//
热门行业
|
市场
|
公司
汽车出海
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即刻关注
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深度解析

  •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TikTok 案背后, 是更多在美国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们,将集体迎来一个并不乐观的信号。

    社交文娱

    TikTok 败诉,全球化的艰难一章才刚刚翻开

    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