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很难找到一块安静的角落。
如果上周末去到上海世博展览馆,你可能会看到:机械臂在分拣零食和实验器材,机器人在相声台上捧哏逗哏,机器狗在场馆内灵活穿梭。

这些“动态”展示只是表象,更值得关注的是另一个强烈信号:今年 WAIC 的国际化程度明显提升了。
展馆内,海外观众面孔明显多了起来,展台边英语、韩语、阿拉伯语交织在一起;区域间的联动也愈发紧密,香港人工智能企业组成了“香港馆”、台湾企业也首次组团亮相。
据大会官方披露,今年 WAIC 共接待了来自十多个国家的156个采购团组。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企业今年首次“组团参展”,伦敦带来了6家金融科技公司,新加坡在寻找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6氪出海在大会期间进行了探访,与参展商们聊了聊,可以感受到参展企业普遍存在强烈的出海意愿。 除了本就在海外有所布局的企业,不少厂商也明确表示,已将出海提上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日程。
起点,即世界
“AI 机器人本就是一个生而全球化的行业。”
在 WAIC 现场,不止一位企业负责人或从业者向我们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今天,全球的 AI 研究者都在 GitHub、ArXiv 等平台为基础的社区里交流,一个模型或算法的突破,几乎可以瞬间被全球的开发者获取、复现和改进。
而到终端的应用,需求本身也是全球化的。以今年 WAIC 最亮眼的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为例,机器人的使命是替代或辅助人类劳动,而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危险/重复性工作替代等,是全球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这个新赛道上,中国不再是单纯的追随者或代工厂,而是核心参与者。
从同一起点起跑,这次中国企业似乎跑得更快了。《环球时报》在 WAIC 期间对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的采访印证了这一点,江磊谈到:“中企相比美企拥有几个明显优势:第一是制造业优势。研究人形机器人这样的具身智能产业,得有产品作为‘本体’。由于我们强大的供应链竞争力,很多硅谷企业都想从中国买机器人做训练。第二是数据优势。如今数据的采集与研究越来越像工厂生产模式,而美国企业无法像中企这样拥有丰富的制造业数据。”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也指出,“中国在 AI 机器人领域主导全球,与美国的差距正在扩大”。
出海的两条路径:生产力与生活方式
技术与供应链的成熟,让 WAIC 本身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连接点”。它的两端,一端是能够提供全栈解决方案的中国公司,另一端则是遍布全球、寻求技术的采购团。
今年的 WAIC 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对展馆进行了区分。我们观察到,位于终端展区的企业,出海的步伐迈得更大、更快。
• ToB 领域,以工业与服务机器人为代表的“生产力工具”构成了出海的绝对主力。
这类产品的目标非常明确:解决具体问题,替代人力、提高效率。
比如,梅卡曼德(Mech-Mind)展台的 3D 视觉引导机械臂,能够精准、快速完成物品分拣、镶嵌,未来可以被集成到汽车制造、精密焊接、家电装配、工业质检等多个领域。

星动纪元今年展出的产品线覆盖了工业物流(星动L7)、核心零部件(星动XHAND1)、商业服务(星动Q5)多个领域,展现了全面的解决方案能力。星动纪元50%以上的订单来自海外,全球市值 TOP 10 的科技公司有9家成为其客户。
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份额已跃居全球第二;而2025年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速高达61.5%,其中近三成销往欧洲,成功进入了传统意义上的高端市场。
• ToC 消费级产品,则以一种更轻盈的方式,向全球输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AR 眼镜厂商 XREAL 的展台前,围满了前来体验的海内外观众。一副看似普通的眼镜,连接手机能投射出百英寸巨幕。凭借清晰的显示效果和相对亲民的价格,XREAL 已连续三年稳居全球AR市场第一(IDC报告)。

还有公司在 WAIC 首发其第一款面向C端消费者的智能穿戴设备,这款设备可以绑定在腰部及大腿,在运动时提供助力。公司负责人告诉我们,这款产品不仅可以用在日常运动场景,未来也可能用于患者的康复治疗。欧洲和日本等老龄化市场,将是他们出海的重点目标。
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 AR 眼镜,中国 AI 产品出海的逻辑是相通的:凭借强大的供应链能力、极致的性价比和对应用场景的快速迭代,去找到并满足那些全球市场中未被充分服务的需求。
“生而全球化”的中国逻辑
WAIC 是一个窗口。透过它看到的,不只是算法、芯片和模型的演进,更有中国 AI 全球化的未来轨迹。
技术创新的起跑线正在被拉平,市场的根本需求并无不同。我们有理由相信,新一代的中国公司可以带着自己的解法,走向世界。
文|常薇倩
编|Jason
头图 | Unsplash
近期活动
为帮助企业打通迪拜落地路径,36氪出海将联合迪拜 IFZA 自贸区,于8月13日举办线上活动。IFZA自贸区的中国代表将与36氪出海的中东特别顾问共同带来分享,结合近期真实案例,围绕企业在决策阶段的常见难点、自贸区在落地过程中的支持机制,以及落地后各类运营事项的实操路径,为中国企业提供清晰的判断依据与行动建议。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此处”,填写表单,报名参加本次活动。活动报名将于2025年8月12日23:59截止。
近期发布
在全球经济复杂格局的当下,英文报道不仅是向海外客户和消费者传递价值主张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认知沉淀。英文媒体 KrASIA(kr-asia.com)致力于向世界介绍中国商业和文化。英文网站约60%的读者为东南亚核心国家的商业人群。KrASIA 通过优秀的搜索引擎优化,专业的英文内容和可靠的社交媒体矩阵,以及全球顶级信息数据平台彭博终端和道琼斯 Factiva 等外部收录平台,帮助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如果您的公司对英文传播有相关需求,或者希望与 KrASIA 合作提供出海服务,欢迎点击“此处”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KrASIA 媒体服务刊例和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
加入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
目前,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经吸引超过15,000位出海人加入,他们来自国内外初创企业、行业巨头、投资机构等。在出海社群里,我们为成员挑选整理每日全球跨境资讯,帮助出海人把握最新动态;定期组织出海交流活动,链接出海生态圈,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欢迎添加36氪出海小助手微信(ID:wow36krchuhai-xzs2)申请入群,一同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