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近日武汉光钜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光钜”)宣布获得小米科技战略投资,这也是武汉光钜在一年内,继复星锐正、架桥资本的A轮投资之后,所获得新一轮次来自国内知名产业资本的战略性投资。
武汉光钜成立于2017年7月,专注于射频前端模组中BAW/FBAR类滤波器的研发和生产,所生产的微电子器件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家居等前沿消费电子类产品。
从2017年至今,武汉光钜在六年的时间一直将主要精力用于打磨技术、工艺和产品,始终坚持探索自主研发、自主生产以及自主品牌的一体化路径。经过了长期的技术积累,武汉光钜在射频关键零组件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已经取得显著的突破,据介绍,目前其TDD滤波器以及FDD双工器等多种产品已实现量产供货。
“武汉光钜将坚持走IDM的模式,积极布局,加大人才和研发投入,进一步扩大自有产线,发挥规模化优势,以满足客户未来几年逐步提升的国产化需求。”武汉光钜负责人向36氪表示:“并且,光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始终用优质的产品服务客户,稳健发展,拓路前行,力争成为国产BAW/FBAR的领先企业。”
近几年来,由于下游消费电子行业的不断创新和需求升级,国产射频芯片行业一直备受关注,该领域也涌现出了大量国内创业公司,共同推动着射频芯片的国产化进程。
而在射频前端模组的几种芯片当中,BAW/FBAR类滤波器一直是公认专利门槛最高、工艺挑战最强、技术难度最大的芯片。目前,其国产化率在所有射频前端芯片当中也是最低的,据公开数据,占比近乎可以忽略不计。
武汉光钜的创始团队在公司成立之初,就下定决心走与国际大厂完全不同的全新技术路线,构建自己独有的BAW/FBAR专利体系,并且,要在产品性能方面追上或超越海外大厂。基于独特的结构和工艺制程,其产品在设计方面,整体成本结构也是大幅优于主流BAW/FBAR产品。在此基础上,产品的规模化效益也将更加明显。
当然,为了要实现这些目标,建立自己的晶圆厂和封装厂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只有具备自己的产线,才能高效而且放心地通过大量流片实验,将自己独特的专利布局、产品性能和成本结构优势一一实现。
据介绍,为此武汉光钜前期投入了人民币6亿多元,自建起全国第一条8寸体声波晶圆厂和封装厂,并为此成立专利布局团队,先后历经数万小时、流片数万片,构建起武汉光钜独有的BAW/FBAR专利体系,从中积累了丰富的工艺工程数据和经验。
目前,武汉光钜的多款产品在性能方面已经可以比肩国际大厂,并获得重要客户的信任,也因此收获了大批量订单,同时率先进入海外市场,开启了全球化布局。
之所以在一年之内连续获得小米战投、复星锐正、架桥资本的两轮次投资,也正是因为投资人看中了武汉光钜甘愿承担前期巨大投资风险,敢为人先的创业、创新精神。
小米科技的投资团队表示:小米集团一直以来都特别关注国产射频芯片领域,本轮投资加注,是对武汉光钜多年来在射频前端BAW/FBAR滤波器领域耕耘的支持,同时我们期待武汉光钜在未来持续创新,能够成为BAW/FBAR滤波器领域的领导者,为各种消费类产品提供高性能的滤波器器件。
图 | Unsplash
本文来自“36氪”,作者:Ben,原文标题:“开拓BAW/FBAR滤波器芯片的国产化之路,「武汉光钜」获小米科技战略投资”,36氪出海经授权转载发布。
7月活动|印尼本土数字化升级与中资出海机遇分享会
东南亚一直是中国出海企业关注的热门地区。其中,新加坡作为众多中资企业的全球总部设立地,常常被热议。而从市场角度,印尼作为东南亚人口最多、市场最大的国家,一直以来都是众多东南亚本土企业以及中资出海企业的目标市场。但基于文化、语言、政策的巨大差异,印尼始终是一个需要并值得长期深耕本地的市场。几乎每一年,当地都会有新的政策颁布,也就会出现相应的约束与限制。如何更好地了解当地、融入当地、适应变化、创造价值,成为出海印尼的必修课。
7月20日,我们的东南亚团队 KrASIA 将在印尼雅加达 Pijar Foundation 举行“印尼本土数字化升级与中资出海机遇”线下分享会。KrASIA 邀请到了来自印尼国家银行投资部门 BNI Ventures、印尼政府机构 Kominfo、全球企业协同办公平台 Lark 的嘉宾,共同探讨印尼市场在当下的机遇。同时,我们将在国内通过 Zoom 以线上闭门会的形式直播此次活动。此次活动语言为英文。本场分享会面向关注印尼市场的中国企业开放招募,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表单,报名参加本次活动。
加入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
目前,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经吸引超过12000位来自国内外初创企业、行业巨头、投资机构等出海人加入。在出海社群里,我们面向群成员挑选整理每日全球跨境资讯,帮助出海人把握最新动态;定期组织出海交流活动,链接出海生态圈,寻找潜在合作伙伴!欢迎添加36氪出海小助手微信(ID:wow36krchuhai-xzs)申请入群,一同出海!